APP资讯
|
微信公众号数据分析的科学姿态:设计模型在先,分析结论在后微信公众号数据分析的科学姿态:设计模型在先,分析结论在后从运营视角来看,本质上,所有的“高阶运营”无非只做两件事:
在当下以及未来漫长的时光里,绝大部分公司,尤其是身处互联网丛林深处的运营人士,更需要做第二类事情: 提升运营效度——即不断通过数据验证运营创新是否可行。从而比对手跑得更快,比昨天的自己跑得更快。 这才是数据的最大用武之地:验证新策略的有效性。否则任何运营创新无异于闭着眼睛上战场,瞎打一通。 注意:本文所指的数据是特指企业内部的“小数据”,它与目前市场火热的大数据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切莫混淆。 由此,我们不难推测,数据的标准用法从来就不是:攀比谁的算法牛逼,谁的工具装逼,更不是比谁的可视化效果漂亮…… 数据的标准玩法应当具备下述简单清晰的5个步骤:
由此可见,所谓公众号“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应当是先问自己一个更底层更核心的问题: 于公众号运营而言,我们真正该关心的数据指标是什么? 然后再基于这个核心指标去“设计数据验证模型”。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战略地位、不同变现模式的公司,其公众号运营核心指标往往是不同的。 但整体而言,李少加在拙作《进化式运营》中曾提出的公众号商业价值公式: 公众号价值 = 活跃用户数 * 对用户影响力 * 用户质量 此公式中提到的三大核心指标对所有公众号运营无疑都是极端重要的。 对公众号价值公式的剖析有兴趣亦可参见历史文章:公众号运营精要:从原创到独创,从低价到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