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资讯
|
微信个人号涨粉方法微信个人号涨粉方法: 「活动抽奖」这是一个小程序,你进去看他们首页的赞助抽奖,基本每一项抽奖就是上万人参与。 你说这个转化率有多高? 按照1%来算,也有100人,但我看了下,首页最底部的那条抽奖也有1.6万人。 今天我就好好的看了下这小程序,发现在上面的应该有70%是潮流穿搭,而其中大约有80%是鞋子。 也就是说很多微商通过这种方式来引流。 一天引流到个人号上面应该会有不少,我并没有去尝试,但我个人觉得他这个流量应该不会有问题,上面不乏大厂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引流或者品牌曝光,方式就是赞助商品。 上首页也不贵,根据位置不同,几百到上千,首屏基本是属于企业的推广位置,个人的话是在下面的一些位置。 你们可以看看这个引流的文案。 下面放上自己的微信,正文就是福利,告诉你:加好友就有奖励拿,你想一下,一双鞋子(市场价)千把块钱,你加他微信就有可能免费获得,你说你加不加? 我这样跟你说,你极大可能会加,不加的原因有两种: 第一,你不买鞋,也不买衣服,即不是他的需求用户,只是图个参与感; 第二,你不相信,你明白这是套路。 但很多人是不明白的,那么针对需求用户且不明白套路的人来说,加不加?而且,如果你不是他的意向用户,他可能还嫌弃你占了他的好友数量呢。 如果你本身有货源的话,是可以去花几百块钱去尝试的。 我说过,我们一定要有试错精神,如果都不去尝试,你咋知道效果咋样,也不要凭主观的去判断说,这玩意儿不行怎么怎么的。 说实话,我要是干卖货这行当的,我肯定早就去这么做了。 我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我目前运营的社群,大约两个城市有将近十万人,二十多个账号,基本每个账号都满人。 我天天都在看数据,而且我们天天都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图片海报之类的内容。 我简单说下操作方法。 我们会收集一些内容(内容基本是编辑部产出),把这些内容做成合集,放在一篇文章里面,再将这篇文章做成一个海报的形式,海报上告知用户添加好友,回复xxx就可以查看详情。 这么说吧,没在社群里面发,在朋友圈发的,大概覆盖人数在一万多(大概的预估数字,没具体统计),能带来200多左右的好友咨询。 这就可以看得出,若他是你的精准客户,他很大可能会来咨询你。 所以我说,这种方法是可以去尝试下效果的,更别说你中间还有文字和图片来做引导。 这和我上面说的品牌投放是有些类似的,都是抓大流量,在大流量当中去筛选出精准用户,而且这些不用你手动去筛选,你的这条活动就是在筛选精准客户。 你自己完全可以算一笔账,200人加你微信,成交2-3单,你就不亏(推广费),多了那就是稳赚。 你以为完了吗,显然没有,你要记得,还有一百多人躺在你的好友列表里面,你天天更新朋友圈,更新了几个月了,他也看了几个月了,鞋子啊,衣服啊啥的,也应该考虑换了。 所以,在你的好友列表里,你就可以持续的给他们做朋友圈营销。 我为啥要说这个事情? 因为我之前不是跟你们说过有好些抽奖的小程序吗? 我用过一款叫做点赞抽奖,是可以直接抽现金红包的,这个效果也很不错。 然后今天又去找了下抽奖类的小程序,就找到他了。 之后加了他们的官方客服,看了看朋友圈,基本是引流效果的聊天截图,估计是真的,但也说不准。 之后就参加了好几个抽奖,中了个mac口红120优惠券,领取的时候跳转到另一个小程序的商品页面,折扣下来的话,我只需要花40块钱左右就可以买到mac的口红。 但我最终是没有买的,首先是不了解行情,其次,更多的是不知道他这口红到底是正品还是假货。 那么,说到这里,我又要多说几句了。 你们先分析下,我为什么中了优惠券并且也领取了,但最终却就没有下单呢? 不是因为我是男生,恰好我最近也需要送一只口红,所以我才会去领取它,但最终没有下单。 我今天是活生生的例子(亲身经历)来给你们讲。 你们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下这件事情: 1.我是对这个口红有兴趣的,即我是他的目标客户,不然我连领取这个动作都不会做。 2.优惠券120元的面额,直接抵扣,对比网店上的价格,这个优惠券的力度还是很吸引人 3.我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 前面两个是诱因,第三点是我的顾虑:我怕遇到假货。 那么,请问,这是影响我最终不下单的关键因素吗? 不! 不是,顾虑并非是直接影响我最终下单的关键因素。 那什么才是? 思考一下,我为什么顾虑。 我顾虑,是因为他的优惠券的面额太大了,导致最终价格很便宜!!!! 是的,给我的优惠券面额太大了。 我领了120的优惠券,只需要付出39.9的实际价格就可以买到近200元的mac口红,可能有的人会心动,马上就下单了,但是我却多了一些思考。 如果他给我的优惠券在30-50的面额,我相信,我基本90%的概率会下单,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营销的心理。 人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会认为:便宜没好货,反而越贵的东西他们就会觉得品质很好,是正品。 我这样说你们应该已经明白了。 30的面额,我恰好需要这款口红,转化就会很高哦。 为啥呢,因为在此之前我的心理有个价格在那里,如果这个价格和我心理的价格接近,我就会买单,如果相差太大,我就会犹豫。 一般价格在170左右(其他网点价格,允许这里便宜十几块钱),你一下子给我便宜了120块,我就会怀疑你的这个产品本身的品质,因为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假货了,并且很多无良商家也骗了很多人。 导致人们的警觉性会更高。 170的价格,你如果给我发了30元左右的优惠券,那我需要花140左右的钱来买,而我会用这个价格和其他网店的大多数价格来做比较,相差不大的话,我就会觉得你这个东西是正品,你是真的在搞活动,你是真的在不赚钱,只赚吆喝。 而绝不会认为你这个东西是十几块成本的假货。 那这个时候我就会下单。 综合上述,卖货,定价,研究心理很重要,多了不信,少了的话诱惑力又不够,应该恰到好处的让对方“感觉占到了便宜”,而不要通过强力的大额力度去降低客户的信任感。 200块钱的东西,我说每个人只需要10块钱就可以买到,你敢买吗? 有人说我讲废话,但我要是不讲这些例子,光说一句:便宜没好货!可能就不会让你记得住,因为你听这几个字听了一辈子,但你是否能够深刻的明白,甚至说出具体的案例呢? 我说过,大道理没人不懂,你把大道理讲成例子,讲成大家都能够很容易就听得清晰明白的白话,就能够让人更加印象深刻,也更能够让人醍醐灌顶。 |